中国——净水器的发源地(1)
2016-09-05 直饮水自媒体
前言
以前总认为净水器是泊来品,是从国外流传来的。近日进行了一些研究,查看了一些资料,也有一些热心的朋友提供了一些资料、图片,方才明白,中国才是净水器的发源地。
中国是全球四大古文明之一。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有着当时全世界最发达的科学技术。犹如造纸、活版印刷、指南针、火药四大发明一样,华夏儿女在古代就发明了净水器,就制造和使用净水器,用以保证饮水安全,进而保障身体健康。净水器和净水技术,算不算中国第五大发明呢?毫无疑问,中国是净水器的发源地。
是从古代丝绸之路?随从郑和下西洋?还是陪同成吉思汗横扫欧亚大陆?我国净水器的老祖宗们是于何时、从何地走出国门,引领世界净水行业的发展,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不过,作为炎黄子孙,作为新一代净水人,我们应当为我国古代的净水器感到骄傲!我们应为我国古代的净水技术感到自豪!
今天,时光已经进入21世纪,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净水器最大的生产国,最大的出口国,最大的消费国。我国净水器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不断湧现、层出不穷,我国净水器在智能化、信息化、系列化、无桶化、家电化、环保节能化、集成化、模块化、标准化、无线化、新材料化,在很多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我国(含我国台湾地区)的净水器技术已经形成了“中华系”特独的风格,与欧美系、日韩系三足鼎立,成为当今世界上净水器的三大主要流派之一。中华系净水器出口到全世界,遍地开花,为全人类的饮水安全、身体健康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目录
1、过滤型净水器的老祖宗
2、空气制水净水器的老祖宗
3、 活性炭净水器的老祖宗
4、采用水处理药剂来净化水的老祖宗
一、过滤型净水器的老祖宗
过滤是净水器最常用的净水工艺之一,石英砂过滤、PP棉过滤、陶瓷滤芯过滤、微滤、超滤,都是利用各种滤材滤料进行过滤,但它们的老祖宗是谁呢?
目前我所知道的、有据可查的古代净水器,是约二千三百多年前秦代出品,在陕西咸阳市
发现的,在窑店刘家沟秦遗址区出土,是陶滤净水器,利用烧结陶制滤芯为过滤材料。该净水器现存咸阳市历史博物馆,大家有机会去那里,不妨验证一下。
有文字记载的古代过滤型净水器出现在唐代。
我国“茶圣”唐代陆羽,在他的《茶经·四之器》中有使用“漉水囊”的描述:“漉水囊:漉水囊若常用者,其格以生铜铸之,以备水湿,无有苔秽腥涩,铁腥涩也。林栖谷隐者或用之竹木,木与竹非持久涉远之具,故用之生铜。其囊织青竹以卷之,裁碧咸以缝之,纽翠细以缀之,又作绿油囊以贮之,圆径五寸,柄一寸五分。”
古书上还写道:“作漉水袋如杓形,若三角,若作宏㨯、若作漉瓶。若患細蟲出,安沙於囊中。”
漉水囊即滤水囊,又称做滤水袋、滤水器、滤囊、滤袋、水滤、水罗等等。它原本是僧尼们用来过滤生水,排除虫类,以免伤害生命的用具。是大乘比丘必须随身携带的“十八物”之一。漉水囊用完,按佛門的要求是要掛起來的,所以在漉水囊的柄上有一条系带,称為“紐”,就是用來悬掛的。当時普通老百姓對漉水囊也是熟悉的,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就有《滤水罗賦》,唐代詩人唐求《贈行如上人》詩:
不知名利苦,念佛老岷峨。
衲補雲千片,香燒印一窠。
戀山人事少,憐客道心多。
日日齋鐘後,高懸滤水羅。
漉水囊口沿的圈以及柄是用生铜(即再生铜,以用过的废銅重新熔炼而成,所以其銅腥味少些,也相對不容易生銹。)铸造的,以备被水浸湿时,没有铜锈和铁锈的腥涩味。如在深山老林里,也可以用竹或木来制作,但使用寿命短、不耐用。
陆羽的漉水囊还有个类似竹篮的胎,不知是陆羽的发明还是唐代的通例,就象个深腹的笊篱,用青篾丝编成囊形,缝上绿色的绢,以细翠钿点缀,外套以绿油布,故此又称作“绿油囊”。在竹胎的基础上再罩上縑。縑者即兼絲也,就是双股絲织成的絹,特別细密而牢固,所以用在漉水囊上,作滤布用。綠油囊就是套在漉水囊外的绿色的油布袋外套,它是用厚絹浸桐油而制成,可用来取水倒入漉水囊中,不用时正好可将漉水囊收納其中,防止搞脏了。
如考虑到虫子太小,過滤不净,可以用三层密絹,并可加上沙子过滤。
有细密而牢固的三层滤布,还配上细密的石英砂,不正好是一个过滤型净水器吗?
所以这漉水囊,就是唐代的净水器,供清洁净水之用。
时光推进到民国时代,从文献资料上看,当时的上层官员和富裕阶层也都用上了净水器。
上图是民国时代南京居民所使用的净水器,现存南京市博物馆。净水器外观是一个陶瓷的高罐子,中间还有两片可爱的看着像“翅膀”的东西,上面印着“ water filter”样,“ water filter”就是滤水器的意思。据了解,这是民国时代的净水器,打开净水器的盖子,里面还有滤芯。打开盖子,从上部加入原水,当水进入净水器后,通过滤芯就变得洁净了,净水从下部龙头流出。从净水器的外壳上看,印着英文字母,看来这似乎是一个进口产品。
民国时期,水质污染肯定没有现在这般严重,但是那时候的富裕人家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已经开始使用净水器了,这种思想比现在很多还不想使用净水器的消费者要先进得多!
我们再来看一个净水器的典例:
上图是孙中山夫人卢慕贞女士81岁生日时,林伟成等朋友送的生日礼物,就是一台净水器。这些照片,是一位广东省中山市的朋友发给我的,是他在中山纪念馆拍摄的。净水行业的朋友们,请记住,并告知你的亲朋好友:送礼要送净水器!
至于孙中山先生本人,他是学医的,早年也做过医生,当然知道饮水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和重大意义。2015年8月16日,我在广东省中山市孙中山先生的“中山故居公园”内,在展馆中有新发现:原来孙中山先生早就用上净水器啦!他不但家里用,在他的工作单位(他是老板):澳门中西药局也用,而且这个净水器现存广州博物馆。展馆中有当时的报纸及说明,我拍摄下来了,见上图。如哪一位对此感兴趣,可前往广州博物馆参观孙中山先生在单位用过的净水器原物。
中国 — 净水器的发源地(2)
2016-09-08 直饮水自媒体
二、空气制水净水器的老祖宗
在网上查一下,采用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来制水的净水器,有台式的,有柜式的,争奇斗艳、琳琅满目。在此,随意选几种展示一下:
这类空气制水净水器早就有了。在九十年代无锡水展中,就已经有这类空气制水净水器前来参展,所以对此类净水器我并不陌生。
七年前,我应邀去福建宇信电子设备有限公司,该公司的主打产品就是空气制水净水器(见上图左1),生产规模还不小,产品基本出口到国外。
在大陆上我们有自来水,水源充沛。但在辽阔无边的海洋中的小岛上,在海上航行的船舰上,没有淡水,海水虽多但不能喝。不过空气中有充沛的水蒸气,利用空气来制淡水,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法。
空气制水净水器的原理嘛,看一下你家里用的空调,那不断流淌出来的冷凝水,你就明白了。
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成液态水,再进行净化。宇信公司是采用反渗透进行净化。
从上面你已经明白了,空气制水净水器的原理就是把空气(大气)中的水蒸气冷却成液体水,喝冷凝水,即某种意义上的天然的蒸馏水。
我们都知道,除了地表水以外,在大气圈里,也都充满了水。在离地面3.5公里的大气层里,所含水分占整个大气层水分的70%,而在离地面5公里的大气层中,所含水分占90%。在1立方公里的云层里,共有水分2000吨,1立方公里的冰雹层里,所含的水量达6000吨。所以,我们头顶上变幻莫测的云层实际上是一座座空中“悬浮水库”,它随时都会把大量的储水无情地倾泄到地表面。如果没有大气和地球水之间的不息循环,人类是很难生存的。大气中的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毫无疑问,古代既没有电,更没有压缩机制冷。能从空气中取水制水吗?
空气中水汽以液滴形式液化在地面覆盖物体上的液化现象称之为“露”。夜间气温下降,越近地面冷却越快,形成与白天相反的下冷上热的温度分布,当地面温度冷却到使贴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达到饱和时,地面物体上开始观察到露滴生成。
那么这种空气制水净水器的老祖宗是谁呢?
刚才我们看过了秦代的净水器,现在再来看一个汉代的净水器。
图左是大名鼎鼎的汉武帝,图右就是空气制水净水器的老祖宗——承露台及承露盘,汉武帝用来承接甘露的净水器。甘露,甜美的露水。它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在铜人顶上托盘内的露水,收集这些露水来饮用,实际上也就是蒸馏水。不过在汉代,空气质量应该比现在要好得多,虽然是在皇帝居住的首都,但决不会有烟囱冒黑烟,决不会有汽车冒尾气,决不会有工厂排废气,……。因此,这些露水的水质非常好,无需再进行净化,可以直接饮用,而且甘甜可口,所以被称为“甘露”。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因为仙人好居高楼,便于元鼎二年,即公元前115年建造通天台(又名候神台、望仙台),该台周长七人合围,高20丈,以香柏作殿梁,香闻10里,故又名柏梁台。在台上建铜柱(金茎),高30丈,上有铜铸仙人,掌捧铜盘玉杯,以承云表之甘露,即承露盘也。用以承接天上甘露的承露盘大七围,距长安二百里即可望见(详见《资治通鉴》二十卷)。即《西都赋》所谓"抗仙掌以承露,擢双立之金茎"。
汉武帝听信方士之言,以为将玉磨成粉屑后和露水饮用,可以长生。这当然缺乏科学依据。但为了求取这来自上天的纯正的清露,汉武帝在柏梁宫建造了这座承露台,台上的这个承露盘,承接的是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而成。因此,我国汉代的承露台和承露盘,是最早、最原始的把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制成饮用水的装置,无意中也成了最早、最原始的空气制水净水器的老祖宗。
图为承露盘及举盘的铜人
但可惜的是,柏梁台可能是因雷电一类“天火”所引导致的火灾毁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十一月。柏梁火灾后,汉武帝在同一年就迫不及待地又兴建了建章宫。把规模搞得更大,建筑材料选用香闻数十里的上等香柏木,建章宫也有承露台和承露盘,有铜仙人舒掌,捧铜盘玉杯,以承云表之露。建章宫承露盘高二十丈,大七围,以铜为之,上有仙人掌承露。盖张衡《西京赋》所云:“立修茎之仙掌,承云表之清露,屑琼蕊以朝餐,必性命之可度”也。虽然建章宫的气势更为宏伟,但神明台上的承露盘较之柏梁宫的,无论在体制、质料、用途等任一方面,都基本一致。
这二座承露台因年代太久,均已不存。
近代的仙人承露台,约建于清代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0年),位于凤麟洲湖西岸山凹,为山石丛中建高台,上竖铜铸托盘仙人,寓意承接天降甘露。仙人面东,台前有四柱石栏。前临东湖。该仙人承露台,底层青山石高1.28米,砖砌方形仙台高0.96米,圆形石须弥座高2.66米,铜仙人莲花座高2.43米,原是铜铸雕像。园毁后铜像丢失。原址今竖随露仙人,为1989年重制的墨玉石雕,据说,其样式、尺寸皆依清代藏图。但也有人说和原貌相差甚远,仙人改为墨玉石雕刻,面朝南方,须弥座也明显不同。
不过现在的大气中,弥漫着尘埃、细菌、氮氧化物、硫氧化物,以及各种有害气体和杂质。因此,水蒸气冷凝水是不能直接饮用的,还需进行净化,一般采用反渗透装置进行净化。也许有人会问,既然用到反渗透,为什么不直接用反渗透来淡化海水,这个当然也是可以的,但淡化海水用的反渗透必需用专用于海水淡化的高压反渗透膜,工作压力很高(6MPa),要用特殊的泵,耐高压的膜壳和管路,所有与海水接触的设备、管道、容器都要耐海水的强腐蚀,其成本很高呵。
另外,还有辽阔的大草原,如果一时找不到水源,利用空气制水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呵!
(未完待续)
中国---才是净水器的发源地(3)
2016-09-19 直饮水自媒体
三、活性炭净水器的老祖宗 活性炭吸附过滤也是净水器最常用的净水工艺之一。那么能不能在中国古代找到活性炭净水器的踪迹呢? 在中国,炭有着悠久的历史,从雷电点燃原始森林自然形成木炭的那一刻起,先民们便开始将炭应用于日常的生活。 在中国的古代,人们很早就认识和使用木炭,相传许多道家为成仙得道隐居在深山老林中修身养性,他们利用由山火所造成的木炭或者自己取火烧炭,久饮炭下流出的山泉、久食炭缝中生长出来的谷物与野菜,又在修炼的岩洞中,铺上木炭在上面居住和睡觉,久而久之,他们鹤发童颜,长命百岁。
在两千多年前,先民们就已经知道炭的防腐作用。1972年,中国考古学家发掘马王堆古墓时,发现墓葬两千多年的软候夫人肌肤状态仍如刚刚死去,究其原因,是在密封的棺木中安放了上万斤的木炭。事实说明由于炭吸湿作用抑制了湿气,防止细菌生长,才使得古尸保存完整。 明朝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木草纲目》中记述了果核烧炭可治疗腹泻和肠胃病,这是木炭在中医中的应用记载。 上图: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有一户穷苦的烧炭人家,他们每次卖炭剩下的炭屑、炭末都舍不得丢掉,总是带回家堆放在后院里,用来烧饭取暖。时间长了,带回来的炭末将后院堆出了一块很大的平地,变成了一个炭园。为方便生活用水,这户人家在炭园里挖了一口水井。有一年,村子里传染了一场瘟疫,大部分人都被这场瘟疫夺去了生命,但这户人家一家四口都幸免于难。原来正是炭园里挖的那口水井救了他们。由于井壁四周都是炭,水经过炭的过滤,得到了净化,所以他们饮用的水没有被污染。可以说是炭帮助他们躲过了这场劫难,救了他们全家。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故事的流传,所以在中国古代江南一带,人们打井都是在地上打一深坑,在深坑中用石块铺好井底,垒起井壁,然后在井壁外围填充竹炭,再在竹炭外围垒起石块,一口水井就这样打成了。由于竹炭具有超强的净水和改善水质的功能,所以地底水经过井壁中竹炭的净化过滤,井水就变得清澈甘甜。水井中供人们生活饮用的井水,实际上是经过竹炭吸附过滤后的净水。 古井中对于竹炭的运用,足以体现我们祖先的伟大智慧。
还是在明代,在浙江省永嘉县溪口乡在明代晚期一位李姓御医宅院“三退屋”东南角的院子里发现一套古代净水系统,2号滤池内的污泥成份就有明矾,还有三层每层20毫米厚的木炭层。也就是说,用木炭吸附过滤处理饮用水。 上图为浙江省永嘉县溪口乡明代晚期李姓御医宅院“三退屋”。 上图就是古代净水系统及其滤池照片。据村民反映,该住户的用水引自距村约七八百米远的山麓。输水管道是用陶制水管铺成 永嘉溪口明代净水池的发现,为研究古代水处理工艺和和活性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资料。
中国 — 净水器的发源地(四,完结篇)
2016-09-20 直饮水自媒体
四、采用水处理药剂来净化水的老祖宗
水在水缸中静止一段时间,水中的泥沙、悬浮物会渐渐沉淀下来,人们取上层清水饮用。后来,人们发现加入某些物质,如明矾,溶于水并搅拌后,会生成絮凝状物(俗称“矾花”),使水中不易沉降的细小悬浮物、胶体等沉淀,这个过程称为“混凝”。经混凝、沉淀后的的上层澄清水更清澈,人们可取之饮用。
我国采用明矾净水的文字记载最早见明代,宋应星在明崇祯10年(公元1637年)刻印的《天工开物》一书。也就是说,我国在四百多年前就有采用加明矾作为絮凝剂对天然水进行混凝、沉淀,把水净化后饮用的文字记载。
在1744~1746年出版的西班牙教士纳瓦雷特撰写的《中国帝国游记》中,详细记载了当时所看到的、普遍使用的明矾使黄河水变为清水的情况,并说这是自然的秘密,为当时西方所不知。
直到1884年,美国才开发使用硫酸铝作混凝剂。
2004年,在浙江省永嘉县溪口乡溪二村考古时,发现了一套400多年前,明朝晚期的保留完好的古代净水系统。它在明代晚期一位李姓御医宅院“三退屋”东南角的院子里,经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和温州市有关专家鉴定后,被认定为明代晚期该住户曾使用过的净水池。据悉,这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早的水处理净化工程。
它由5 个大小不一、排列有序的水池组成.大的水池6.4m2 ,小的仅1.22m2。考古人员赶赴现场发掘后发现,整个水池的四壁均用大块鹅卵石垒砌而成,内部用砖分隔。5 个水池深度大致相等,约0.9m 。原水从距村700~800m 远的山麓用陶制水管引入。
专家分析认为,各池之间的水是通过溢流方式传输的:水先进入第1格水池。这是一个存有砂石、瓦砾、黄泥的池子,长近2m多,宽约55cm。1号池用于沉淀水中的泥砂,水经过沉淀后,流进第2 格水池。这个池子全部用砖头脚成,里还存有木炭。2号滤池内的污泥成份就有明矾,还有三层每层20毫米厚的木炭层。说明2号池加了明矾等混凝剂,与净化处理水质有关,这是否是最早采用的“混凝—过滤一活性炭”处理的工艺,还有待考证。不过,这具有现代净水处理工艺雏形的发现,让人惊叹不已。水流过这两个池子后,流进第3 格水池。第3 格水池是5 个池中最大的一个,可能是贮水用的“清水池”。亦可作为“消防水池”使用。3号池底部平坦,面积最大,储水最多,可能用于水的再次沉淀,同时提供生活用水;这个池的水溢出后.再流进第4 格水池。4号池底铺设讲究,该池呈“凹”字形。水池周边用砖镶嵌,底下用多块圆形的石块铺平,贮存的水用于饮用。第5 池水他则可能是洗涤物品之用,池底排水孔用于排放污水。
永嘉溪口明代净水池的发现,为研究古代水处理工艺和建筑工程技术提供了重要资料。在四百多年前交通闭塞的山区,当地村民设计建造具有早期水净化功能的净水池系统,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工程和水处理工艺上,已具有很高的技术水平,同时也反映出我们的祖先具有超前的环保意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
大家都知道,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
唐代大诗人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但黄河从黄土高原奔腾而下,卷入了大量的泥沙,水中杂质很多,很浑浊,黄河船夫却有一种方法,使浑浊的黄河水变得如著名的无锡惠泉水一般洁净、甘甜。
明代许次纾(1549-1604)于明万历25年(公元1597年)所写的《茶疏》(关于茶的著作)中“择水”篇:
“……今时品水,必首惠泉,甘鲜膏腴,致足贵也。往三渡黄河,始忧其浊,舟人以法澄过,饮而甘之,尤宜煮茶,不下惠泉。黄河之水,来自天上,浊者土色也。澄之既净,香味自发……”
看官,这位明代著名文人许次纾三过黄河,原先还担忧黄河水很浑浊,不能饮用,更不好泡茶。但船夫以某种特殊方法使它澄清,喝起来就很甘甜可口,尤其适宜泡茶。经澄清后的黄河水非常洁净,用来泡茶香味喷发,甚至不亚于当时的头号好水无锡惠泉水。
对明代黄河船夫到底用的是什么妙法,来使黄河水澄清的,许次纾在书中没有交代。
推测或许是明末学者方以智在《物理小识》中记载的方法:“寻常定水,矾、赤豆、杏仁、雄黄、石膏皆可。”所谓“定水”,就是制作净水,使水干净卫生的工艺。这个“矾”,就是明矾。
现代净水研究已证实,古代中国人发现的净水方法,很科学。如明矾,其所含硫酸铝,溶于水中后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水里悬浮的杂质(如泥沙等),并形成共沉淀,使水澄清,是一种很好的净水剂。
那么,我国使用净水药剂来进行水处理净水,是不是最早在明代呢?
NO!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富阳市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的一位著名的学者、文学家、诗人,他的思想属于道家。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
罗隐所作名诗《黄河》: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在诗中写到用“阿胶”来净化黄河水。当然这个阿胶决非山东东阿产的用于滋补强身的营养保健品东阿阿胶,而是一种水处理用的絮凝剂,至于它是无机的还是有机的?是明矾?硫酸铝?硫酸亚铁?聚合碱式氯化铝?聚合碱式硫酸铁?聚丙烯酰胺?甲壳素?到底具体是什么,笔者无法考证了,但肯定是唐代或更早就用于处理澄清黄河水用的水处理药剂。
这说明,我国在唐代或更早的时间就已经普遍采用水处理药剂来净化水了。
===END===
2020-11-28
2020-11-28
2020-11-28
2020-11-25
优惠促销
商城动态